盘点2018年专利十大热点 北斗入列

2019-03-28  来自: 广东北斗天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89


一、北斗系统:精确导航扬国威

遥想古时,智慧的国人懂得用北斗七星辨别方向。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巡弋星空,为各行业提供精 准的导航服务。2018年广州开发区北斗导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下称北斗联盟)成立,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北斗导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风驰电掣的动车组,都能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的身影。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初筹建到顺利运行,倾注了众多研发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一路满是艰辛坎坷。决定启动北斗一号工程,进行卫星导航试验探索,是在1994年。当时,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全球组网,并占用了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我国与正在建设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欧盟,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导航频段中大限度地挤出一小段以供使用。北斗系统科研人员艰苦奋战,终于在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将一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发射到星空,开启了中国北斗系统的征程。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拥有短报文通信功能,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

高精尖的卫星导航技术自然少不了专利的身影。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北斗导航专利布局快速增长,但基础技术研发还需加强,海外布局水平还需提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 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意识还不够强。

业内专家建议,在专利储备方面,相关企业应针对北斗产业链或产品链中关键节点的技术,如芯片、增强系统等加强专利布局,并有意识地在技术空白点上进行专利挖掘。除了自主创新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专利许可、转让等方式,获取一批与北斗产业发展相关、围绕未来发展重 点进行布局的专利,形成专利组合。

  二、5G技术:形成合力推标准

2018年,5G标准化进程迎来里程碑时刻。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NR)独立组网(SA)标准(下称5G SA标准)冻结,加上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标准,自此5G已经完成第 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5G商用步伐进一步加速。

三、高价值专利:大浪淘沙始见金

挖掘高价值专利为企业所用,是每个科技型企业视为抢占先机、谋求发展的重要法宝,但高价值专利就像埋藏在沙中的金子,有待被人们挖掘和发现。为了在专利大数据中“掘金”,2018年,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对海量专利数据进行技术质量、潜在价值的快速评价。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帮助企业从大量专利数据中发现优 质专利、快速综合评价企业专利实力以及推动专利运营、投资等活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显成效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高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

五、芯片产业:注入“强芯针”

芯片产业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必争制高点。在常见的智能手机芯片中,虽然国产芯片中已有华为海思推出的麒麟芯片,OPPO、小米也都有研发布局,但国外芯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六、智能家居:打响专利战

“互联网+”时代,家居产品也实现了智能升级。“回家前,只需动动手指设置一下手机APP,从进入小区的那一刻起,门禁便可自动打开;跨入房间大门,屋内的电灯、门窗、家用电器等无需人工操作,便齐齐进入工作模式;如果家中出现偷盗或煤气泄漏等事件,不用担心,房主会在第   一时间收到手机提醒,房间内的智能报警装置也会自动报警并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2018年这种智能便捷的智能家居体验正在逐步走入千家万户。

七、造车企业:专利赢先机

      八、国产手机:鏖战全面屏

      九、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助力发展

      十、金融科技:智能驱动变革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关键词: 盘点2018年专利十大热点 北斗入列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